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基隆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至吉隆電視剖析打詐新世代!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3-11-06
  • 資料點閱次數:183
1131016基隆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至吉隆電視剖析打詐新世代!

    本署主任檢察官黃冠傑及基隆市政府政風處副處長張榮豪受邀至吉隆有線電視台接受專訪並於本(113)年1016日晚間9點播出,黃主任檢察官不僅深入解析詐騙犯罪類型,也針對民眾關心的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做深入剖析。

黃主任檢察官首先說明最應該提前識破的詐欺犯罪類型,最常見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項:(1)貪念,例如:假投資、假中獎、靈骨塔詐欺;(2)需求,例如:愛情陷阱、創業貸款;(3)疏忽,例如:網路購物、打工陷阱、假親友借款、罰鍰;(4)其他:同情心(利用新聞事件假募款)等。

黃主任檢察官提醒民眾,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有的詐騙手法更是切中人性弱點,或是合乎情理,即使是老梗,也依然有人中招,需隨時保持警惕(識詐),不輕信陌生人、不貪圖不勞而獲的成果,遇事時小心求證,也可撥打165反詐專線或參照165反詐網站。

    而基隆地檢署之打詐重點在於加強對車手、幣商、專業知識人員及集團核心人員聲請羈押、查緝各個詐欺集團產業鏈人員、落實罪贓返還成效等,近一年半羈押至少138名詐騙集團車手、收水手及收簿手等成員;人頭帳戶起訴案件千餘件;檢警聯手破獲多起高科技詐欺案,查扣豪車與虛擬貨幣等不法犯罪所得。最近更施行可疑帳戶的預警機制,以更有效達到堵詐、阻詐的目的。

   蔡曉君主持人提問,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與以往比較,有何特色呢?黃主任檢察官表示行政院於1125月通過「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1.5 版」,並陸續增修「打詐五法」,也與金融、電信及網路業者合作,從源頭防堵詐騙犯罪,同時加強後端查緝,行政院並設立打擊詐欺辦公室,整合資源,提升打詐效能,全民總動員對抗詐騙,政府公私協力打造「打詐國家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