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吶喊-從電影探討性別暴力與身體自主權》 基隆地檢署114年度認知輔導教育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3-12
- 資料點閱次數:53

基隆地檢署於今(114)年2月26日,為緩起訴被告及受保護管束人舉辦認知輔導教育課程--電影賞析,本次電影賞析主題電影為《無聲》。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探討當權勢不對等或其他因素而無法為自己發聲時,該如何選擇應對方式?劇情描述學生面對自己喜歡的人遭到侵犯,如何在保護與傷害之間做出抉擇?學校師長在面對校園性侵案件時,又該如何選擇並堅持正確的立場?這些角色與行為交織出的現象,揭示了現實中難以兩全的困境。然而,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也值得被尊重。
本次課程以電影內容為引導,由林千惠觀護社工師帶領,從「身體自主權」與「身體界限」切入,協助學員認識自己的身體哪些部位不該被他人隨意碰觸。有學員認為胸部、生殖器、手掌、手臂及臉部等都不能碰,亦有學員表示「未經他人允許,全部不能碰」,之後從中延伸說明性騷擾、性猥褻及性侵害等相關議題,同時提醒學員--當對方說「不」就是「不」,切勿抱持僥倖心態。
林社工師解說性騷擾、性猥褻及性侵害的定義與差異,說明常見的性侵害案件類型,包含約會強暴、權勢侵犯、婚內強制、同志性侵及數位性暴力等。其中,有學員回饋「光無法照亮全部的地方」,點出性犯罪行為具私密性且舉證困難,容易讓被害人有口難言。電影中的主角小光,因受害導致身心狀態丕變,出現憤怒、仇恨和攻擊性行為,進而成為新的加害人,最終落入性侵害的循環當中。
透過本次電影賞析與分享,不僅加深學員對「身體自主權」與「性別暴力防治」的認識,也更深入理解性犯罪的樣態與影響。《無聲》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沉默不該成為壓迫的代價,期盼大家以身作則,勇於發聲,關注性別平等,共同打造一個尊重、平等及安全的社會。